一旦大型考试中出现低分考生逆袭的情况股票配资网站开发,大家首要的反应便是此事肯定有猫腻。说来也怪,若这样的逆袭发生在自己身上,当事人肯定会沾沾自喜,认为这是奇迹,是老天的赏赐。
最近清华就有这么一件事,清华2025年的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只录取一名考生,而复试名单中有两位“大神”,一位425分,一位361分,那大家猜猜清华会录取谁呢?
“清华连演都不演了”,第2名逆袭成功后遭质疑,背景被网友扒出复试时有人低分逆风翻盘,这可以理解,毕竟985高校一般要求复试和初试分数比例为1∶1,二者权重相同。然而,清华这次的情况极为特殊,第一名425分,比第二名高了将近60分,不少人都为第二名提前惋惜。
说他考试运气不佳,遇上了专业课近乎满分的大神,除非他能造出航母,否则很难被清华破格录取。就连第二名考生本人都曾在网上发过吐槽贴,称自己压力太大,不想参加考试了。
展开剩余67%可结果出人意料,清华的录取名单上竟是这名第二名考生,而非优秀的第一名。大家第一时间查看了第二名考生的履历和背景,乍看确实不一般。这位考生来自同济,并非应届学生,他的本科阶段似乎曾受很牛的导师指导。
个人履历看上去颇为精彩,据说有一篇二作论文和多篇作为第三人以后的挂名专利,但其中只有一篇已授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专利含金量确实不高,甚至可以说水分较大。那么清华是怎么想的呢?为何要录取一个水分较多的人?
不少人认为清华此举有些过分,连掩饰都不做,为特殊考生开后门,即便第一名高出60分,也要越过其进行录取,这种做法似乎不太妥当。这样一来,以后谁还敢报考清华的这个学院呢?而那400多分的考生着实倒霉,据说他只能调剂到兰州大学,让B区的985院校捡了便宜。
但这件事情并非所谓的阴谋,双方都该各打五十大板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关系户不能如此轻率,也许我们冤枉了这位初试成绩361分的同学,他在复试中取得了惊人的468分,正因如此,他的总成绩得以逆袭。那为何这样的逆袭会让大家心里不舒服呢?
因为大家只看重成绩而忽视了科研经历,这便是学生和导师视角的差异。学生认为自己分数高,就应该被导师排除困难录取,但在清华这样的高校,有许多顶级导师,他们对录取学生有绝对的话语权。
他们看中这位361分的学生,有诸多合理理由,比如该学生并非应届生,且有丰富科研经验,在老师眼中是个适合干活的熟练工,比从零培养一个研究生容易得多,而且有人觉得同济出身比另一位西北985出身的学生要好一些。
不过,这位第二名的科研成果较水这一点无法否认,可是如果科研经历可以稍作“水分”,而那位第一名的考生却因自己的高分而自傲,甚至连一个专利都不愿提前准备一下,这就表明他可能确实没有什么科研能力。
或者是忽略了这一点,从而轻敌了,导致导师无法对他倾心。好的高校越看重学生的科研能力,有总比没有强。所以,估计也是出于这层考虑,老师最终选择了第二位分数稍低,但在科研上具有绝对实力的同学。
反正逆袭这一事儿说起来大家都渴望发生在自己身上股票配资网站开发,不希望发生在对手身上,所以第二名逆袭之后口碑风评立刻大变,也就能够理解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四川省